喷雾干燥机的雾化方式是决定干燥效率和成品质量的核心因素,主要通过将液态物料分散为微小雾滴以增大换热面积,常见的雾化方式有以下三类:

1. 压力式雾化
原理:利用高压泵将物料加压(通常 5-20MPa),通过制喷嘴(如离心式、直流式喷嘴)喷出,物料在高压作用下克服表面张力,分裂为雾滴。
特点:
雾滴大小较均匀,直径约 10-60 微米;
喷嘴结构简单,成本低,但易磨损,需定期更换(尤其处理含颗粒的物料时);
适合高粘度物料(如番茄酱、乳胶),但不适用于含固体颗粒较多的悬浮液(易堵塞喷嘴)。
 
2. 离心式雾化(旋转式雾化)
原理:物料送入高速旋转的雾化盘(转速通常 5000-20000r/min),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盘边缘,分散为雾滴。
特点:
雾滴粒径范围广(10-150 微米),可通过调整转盘转速控制(转速越高,雾滴越小);
不易堵塞,适合处理含颗粒或高粘度物料(如颜料、陶瓷浆料);
能耗较高,设备造价较高,但维护成本低于压力式喷嘴。
 
3. 气流式雾化
原理:利用高速气流(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,速度可达 200-300m/s)与物料在喷嘴处混合,气流的动能使物料撕裂为雾滴。
特点:
雾滴细(5-30 微米),适合要求细粉末的场景(如催化剂、生物制剂);
对物料粘度适应性强,可处理低至高粘度物料,但能耗高(需提供高压气流);
喷嘴不易磨损,适合腐蚀性物料,但雾滴均匀性略差于前两种方式。